先放上這次的成品
最近這幾年很流行各種手做DIY
想到之前男友有做一隻刻著我的名子的手工木叉給我
所以也想說做一隻送他~
(好吧~但最後分手哩 希望他還是有好好的收藏這隻木叉
這是我的木叉 ↓
於是就開始找找有提供手做體驗的台灣木工品牌
一開始是在Pinkoi 跟 Niceday看到蠻多的
但是時段都沒有辦法配合~~
後來終於找到 木宇設計
MUYU Design
MUYU,也可解釋成木語。藉由手作,透過木頭溫潤的質感,進而產生新的木語
坦白說
我是現在才看到這一段
覺得寫的蠻好的
之前都是在找可以體驗的時間跟課程
因為很多因為場地的關係或是人事成本的考量,
都要至少xx人以上才開課 或是可以體驗的時段很少
有些會限定說只能做湯匙這類的~
但木宇設計 有自己的工作室,一個人也可以成行體驗哦~
我是用FB私訊詢問的
將自己可以的時間提出,他們就會回覆OK的時間
(基本上時間都很彈性,只要沒有遇到他們休假或是有大活動都OK~)
原本我是要自己去做木叉的
後來朋友說要一起所以來來回回喬了很多次時間
木宇設計也都沒有不耐煩,人很好~~
對於我們的創作也沒有硬性規定與限制
可以做木湯匙、木叉、木筷 都是均一價 980元~~
整個體驗製作的時間大概是3~4小時左右
約好時間,就直接前往囉~
一開始會先挑選木頭跟講解製作用具
這次我們使用的是檜木~超級香的~
每一個木頭跟世界上每一個物品一樣
都是獨一無二
一直到現在我也還在學習與欣賞使用痕跡這件事
新的物品或許光滑完美無瑕
因為使用會老舊會損害
但這也是歲月的痕跡
老舊的東西有獨特的風味 用他的方式訴說那些曾經
一開始先挑喜歡的木紋
接著在木塊上畫草稿
如果事先沒有想好
也會提供一些書做參考
如果真的想不到可以照著上面畫
想了很久終於打好草稿
朋友努力畫草稿中 ↓
我忘了拍我的草稿~~~
在正式開始刻之前要先找順紋
稍微削掉邊邊,看看哪個方向是順紋or逆紋
必須要順著紋路刻
木頭才不會刺刺毛毛的 (ㄔㄨㄚ ㄔㄨㄚ的感覺)
找到順紋後
接著就可以先用雕刻刀 把凹槽的地方削掉
大概從側面看削掉了一半左右
一直用手削其實很費力 😂😂😂
但其實野蠻有手做樂趣
因為要很專心
看到木屑一點一點的出來
很有成就感
在製作的過程中
木宇設計很細心的教學、講解
如果有問題都可以發問
得到解答
大概削掉一半後,
就可以切掉多餘的木塊,切出形狀來~
這次因為時間的考量所以是用機器切的
也可以考慮有沒有要在叉子上鑽洞
後來決定鑽一下
切完 ↓
很難想像這隻怎麼變成最後光滑的成品~😅😅😅
要變成光滑的成品
就要先耐心的拿出 "一大堆"磨砂紙來
慢慢的磨~~~~~~
慢工出細活~的磨~~~
不停的磨~~~~
其實覺得蠻折磨的啦
一開始磨會覺得蠻好玩
很有成就感
但磨一下之後 就會進入無止盡的磨磨磨~~~
從顆粒最大的磨砂紙
慢慢的磨到最細的磨砂紙~
讓他表面光滑
這過程就不贅述了
就是一直磨
磨到天荒地老~~~~~~
後來還是有用機器磨一下
但師父說
最後還是用細砂紙再全部磨過
才會比較細緻
(哈哈哈很可怕
就是考驗耐心跟毅力的時候了!
耐心跟毅力是很神奇的東西
工作、飛輪、慢跑等
做甚麼事都要用到她
最後光滑的成品 ↓↓↓ 這是還沒有上核桃油的樣子哦
((哈哈好啦 我承認 我後來偷用機器磨了很久
實在太~~~累了
最後師傅拿出了真的核桃用布包起來壓碎
用滲出的油來上在木頭上
最天然的保養油
於是木頭有了光澤~
覺得真的很奇妙
想要在作品上面 刻或是燒烙名子都可以~
最終成品 ↓↓↓
因為是木頭的叉子
建議幾個月就上一次保養油
另外特別要注意的是
其實這是一隻心意滿滿的手工廢物叉
因為這支叉子是木頭
在外層沒有上防水、耐高溫的化學漆
都是天然的油
因此建議只能拿來吃水果、沙拉這類
低溫且不是湯湯水水的東西哦XDDD
其中又以低溫是重點~
如果是湯匙就可以拿來當茶葉匙或是來撈咖啡豆/粉~
但叉子好像~~~XDDDD
但沒關係啦
心意跟體驗的過程最重要
體驗的過程中,木宇設計都有幫忙攝影,
會將當天體驗的照片放上雲端提供給我們哦
也算是很用心❤
其實每次的紀錄都在 真的體驗的一段時間之後
印象中木叉是六月底做的 現在已經11月了XD
好啦~其實最近的體悟就是
有思想的人 不虧待生活
要當行銷人 真的就是需要生活的各種體驗
還有美學的培養
所以要開始去學畫畫了~
也打算開始接觸攝影看看~